牡丹籽油是由油用牡丹籽提取的一種新型木本油脂,2011年3月由原衛(wèi)生部批準牡丹籽油正式被列為食用植物油。牡丹籽油營養(yǎng)豐富,富含人體必需的脂肪酸成分α-亞麻酸。
成品牡丹籽油的加工是有清理、剝殼、炒制、壓榨、精煉等主要工藝組成。
1、牡丹籽清理:
牡丹籽在收獲晾曬、運輸、儲存的過程中,不免會混入沙石、泥土、莖葉等雜質,這些雜質如果不處理,會影響牡丹籽的出油率,并且對設備造成磨損,因此,在加工初期,會先對原料進行清理。牡丹籽油生產線中,會用振動清理篩、去石機等設備對牡丹籽進行清理去石,篩除沙石、塵土等雜質,減少這些雜質對設備的磨損,提高出油率。
2、牡丹籽剝殼:
剝殼在于提高出油率,減少油分損失,提高油脂質量和餅粕質量,充分發(fā)揮油脂設備的生產能力,減少設備的磨損和維修費用,降低生產用電力消耗,并有利于皮殼的綜合利用。
剝殼后的牡丹籽呈自然白色,有利于篩選出因儲存不當而發(fā)霉的牡丹籽。
清理好的牡丹籽會進入脫殼機進行脫殼處理。脫殼是為了提高牡丹籽的產油率,減少油脂的損耗,提高餅粕的質量,充分發(fā)揮制油設備的生產能力,減少設備磨損和維修費用等。脫殼后的牡丹籽呈自然白色,對于牡丹籽發(fā)霉原料的篩選十分有利。
3、原料炒制:
剝殼后的牡丹籽送入蒸炒鍋進行炒制,蒸炒的目的在于通過溫度和水分的作用,使油料結構受到破壞,蛋白質變性,油脂聚集,油脂粘度和表面張力降低,料胚的彈性和塑性得到調整,可以起到凝聚油脂、調整料結構、提高油脂質量、提高產量等作用,有利于制油工藝的順利進行。同時,蒸炒效果的好壞直接影響壓榨的出油率以及毛油和餅粕的質量 。
4、壓榨:
炒制后的牡丹籽原料進入榨油機進行油脂提取,壓榨工藝是利榨油機利用 用機械傳導的壓力將油料中的油脂擠壓出來,從而得到油脂。壓榨工藝的優(yōu)點在于全程不涉及任何化學添加劑,能確保油品衛(wèi)生,油脂中的營養(yǎng)成分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保留。
5、牡丹籽油精煉:
壓榨得到的毛油中還含有多種雜質,例如餅粕粉末、磷脂、游離脂肪酸、色素等雜質,需要精煉設備精煉去除方可得到成品牡丹籽油。
牡丹籽油的精煉需要用到精煉油設備,精煉工藝包括毛油脫膠—脫酸—脫水—脫色—脫臭—脫蠟等工序。
脫膠:
是指脫除毛油中以磷脂為主的膠溶性雜質。毛油中膠質主要以磷脂為主,因此脫膠也稱為脫磷。磷脂在油中會降低油的質量,并且在后續(xù)脫酸工序中使油脂產生乳化作用,增加皂角分離難度,加重中性油損失,因需要盡量脫除。
脫酸:
主要是指脫除毛油中的游離脂肪酸,以及油中少量膠質、色素和微量金屬等物質。游離脂肪酸會使油脂產生異味促使油脂產生酸敗,降低油脂質量,是直接影響油脂精煉得油率的重要因素之一?,F(xiàn)如今工業(yè)生產中使用較廣泛的是堿煉脫酸工藝。
脫色:
是利用白土、活性炭等吸附劑,將油脂中的色素以及其他雜質吸附,再將吸附劑與油脂分離,得到符合產品的質量標準的牡丹籽油。 脫色要達到產品要求色澤指標,脫除相關色素及數(shù)量金屬,進一步脫除油脂中殘存的微量皂角,磷脂等膠質類雜質及某些異味物質,脫除多環(huán)芳烴和殘留農藥,降低油質過氧化值。 脫色可以為后續(xù)脫臭工藝提供更有利的條件。
脫臭:
脫臭的目的在于出去油脂中引起異味的物質,以及易于揮發(fā)的其他物質,提高油的氣味和色澤,提高油脂的穩(wěn)定性。油脂特有的氣味、脫色中產生的異味,油脂氧化產生的蛤臭味等。在脫臭階段要將這些不受人喜愛的異味,在真空高溫直接噴入蒸汽蒸餾脫除。
脫蠟:
油脂含蠟會使油脂濁點升高,透明度和消化吸收率下降、氣味和適口性變差。油脂脫蠟可以利用低溫冷凍結晶,再通過過濾設備將油脂中的蠟質脫除,得到成品牡丹籽油。
以上就是成品牡丹籽油的加工工藝,經(jīng)過上述五道工藝,油廠可以加工出符合國標要求的一級牡丹籽油。宏德糧油機械40年油脂設備行業(yè)經(jīng)驗,擁有技術研發(fā)、設計、生產、銷售團隊,170畝工業(yè)化廠房,從預處理設備、壓榨設備、浸出設備、精煉設備到全套設備生產線一應俱全。產品國內外均有銷售,為客戶提供免費設備方案,工藝培訓等。歡迎各位新老客戶前來咨詢,聯(lián)系電話:16639152669 田經(jīng)理。